台灣百科全書
Advertisement

Template:藝人

文從道,是一位台灣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人,曾入圍並獲得第3屆金鐘獎編導獎與第5屆金鐘獎編輯獎。

華視新聞雜誌[]

於1981年開始接手擔任華視新聞雜誌編劇,成為台灣最長壽的新聞性節目,剛開始文從道做了《華視新聞雜誌》4集之後,《華視新聞雜誌》成績還是沒有起色,吳寶華對此頗有微詞;直到《華視新聞雜誌》播出文從道第一個跑去蘭嶼採訪的影片之後,大受觀眾好評,這才獲得吳寶華的肯定。[1]

  • 1986年,《華視新聞雜誌》做了一個有關198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的單元,有黨外色彩的當時執行製作鄧蔚偉(現任《自由時報》副總編輯)去訪問黨外人士張旭成對該次選舉的觀察,張旭成完全講優點;鄧蔚偉逼問張旭成「難道都沒有缺點嗎」,張旭成遂講了唯一的缺點:中國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任意改變黨外人士政見發表會的地點。該單元剪接時,張岐鳳問文從道:「文製作,這一段要不要用?」文從道答:「有什麼關係?講了6分鐘的話,有5分多鐘都是肯定的,只有半分鐘批評的話;你不用的話,人家會講你『控制新聞』。」該段內容播出以後,當時負責督導《華視新聞雜誌》的華視新聞部副理吳江說,中國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任委員關中這半年任內所經營的成果被《華視新聞雜誌》一夜之間毀了。[2] 1986年11月5日,文從道遞出辭呈,退出《華視新聞雜誌》;1986年12月6日,該次選舉結果揭曉,中國國民黨「7 up」(提名7位候選人全部當選),文從道據此認為該段內容並未傷害中國國民黨的選情。[3]


花蓮24小時[]

民國47年到民國58年,文從道在中廣做了11年的廣播節目,此節目獲得金鐘獎第一座個人獎,同時也是第一到第三屆的得主。[4]

早期他做的廣播節目就充滿了創意,比如在廣播節目裡面做新聞性節目,就是一項破天荒的創舉。

當時文從道自己上麥克風,雖然國語並不標準,但是花蓮那個地方沒有甚麼要求。我做廣播做得興奮地不得了,因為每天做完節目,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一路上都會發現很多店家在收聽我的節目,那時候評論性的節目還沒有開放,我是開風氣之先,趕在節目裡面做出評論,批評地方政府一些不當的措施,所以節目很叫座,時任外交部長的胡志強在新聞局長任內,有次碰到我,還說他是聽我的節目長大的。

這個名為『花蓮24小時』的廣播節目,以花蓮地區每天24小時所發生的事情為題材,節目融合了地方新聞,地方評論和新聞特寫,從這個節目的模式,已經可以看出,文從道從早期就開始走新聞性和批判性的節目路線。

顧英德和文從道[]

早期台灣非娛樂型態電視節目相當貧瘠,內容和形式都乏善可陳,這種情形一直到顧英德和文從道出道以後,才有了轉機。

原本文從道對於電視一竅不通,進入電視圈完全是偶然,民國47年進入中廣,民國58年離開,60年左右顧英德的今是公司幫他做電視節目,當時做了【天眼】、【追追追】等。

顧英德是台灣電視界真正有創意的製作人,什麼都做,而且神˙麼類型的節目都是他當開路先鋒。比如:新聞性節目、影片和歌唱節目,用ENG拍戲劇節目、雜誌型節目。

顧英德當時做的雜誌性節目,以台視為例子,是從美國買60分鐘、20/20之類的新聞節目回來,做好剪接、翻譯在搭配上中文字幕播出。

而【追追追】就是他第一個自己創作出來的新聞性節目,當時華視的副總經理蕭政之,劉先雲是總經理,這個節目一開始就是非常轟動,一共做了76集,在當時節目還邀請了張作錦、朱宗軻 等人擔任顧問小組,我們第一集做的就是連體嬰的故事,所以一開始就相當轟動,但是節目真正起來是第四集,剛好碰到李小龍死了,我們播出李小龍的專集,當時我擔任執行製作,顧英德是製作人。

再來就是【天眼】,天眼是他看了日本節目【大風港】以後,企劃出來的節目,這是國內第一個使用ENG外景拍攝的戲劇性節目,在台視播出。後來他又做了【警騎行動】

顧英德是政治大學新聞系的,一開始在中廣做廣告,他做出很多有創意的廣告,得到很多客戶的信賴,比如:鈴木機車、大陽製藥和嘉義的尼斯可藥廠都是他的長期客戶。

他有一個節目叫做【千里單騎】旅遊性節目,就是鈴木機車支持他的,當時這個節目的主持人是楊惠珊,我們用招考的方式找到了她,那時她還在靜宜大學文理學院念書,住在學校宿舍裡,我們外景的地方就是台中地區,她主持節目時就騎著摩托車,所以說顧英德設計的節目都很有創意,他真的很懂什麼是電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做成電視節目。

因為他兩三句話,我就知道他要什麼,所以我們組合也算是絕配,合作起來相當愉快,他一向都看得很遠,很可惜他44歲就死掉了,他如果還在的話,今天TVBS是他的,不是邱復生的,他永遠比別人先領引進新觀念,在中國電視史上,他是應該留名的一個人,他原本有很大的願景,買了一棟房子,裡面有攝影棚、有三溫暖、有餐廳、公司員工的福利都想到了,他是相當有遠見的年輕人,可惜因為喜歡喝酒,得了胰臟癌。

華視的知遇之恩[]

在民國70年來華視之前,我做了一個節目午間的連續劇叫做『中國式戀愛』,我當時這個節目轟動地不得了,原本廣告從零秒暴增到三分鐘,當時華視總經理蕭政之很訝異,於是邀請我到華視做節目。

但是我到華視做這個節目『迴旋曲』卻失敗了,6:30到7:00 半小時的節目,只做了16集就結束了,我也暫時退出華視。

離開華視以後,當時正在做綜藝節目的江吉雄,開了一個節目叫做【開心90】,他找凌波,做了新式的黃梅調,這個節目就由我一個人企劃、寫劇本、製作,節目播出時,當時華視總經理吳寶華從字幕上看到我的名子,他問旁人:【文從道不是我們幹校的嗎?】,於是他把我找來,有了這一次的認識【開心90】做完一季13集結束後,過沒多久,民國70年左右華視要做一個開國大戲『吾士吾民』,於是由張永祥寫劇本,我來製作,這個戲就是政治戲,當然不會很成功,但是事後檢討,吳寶華說整個戲都失敗、只有文從道成功,因為這個戲不好、收視不好、評價也不好,但是我還是不眠不休的做,他看在眼裡,知道我盡了力,所以還發了10萬元獎金給我。

接手新聞雜誌[]

華視新聞雜誌的前身是【第六攝影棚】,民國70年趙寧 剛回國,吳寶華延攬他進華視製作這個節目,他做了4集,做得不好,後來新聞部經理金永祥就想到我。

雖然它們改了名稱,但是還是不理想,製作了23集,後來由我正式接手,我看了幾集的帶子,就要求撤換主持人,當時主持人是高信譚、陳月卿,高信譚當時唸稿就是兩個字兩個字唸,陳月卿沒有主持人的氣勢,結果總經理不准我換主持人,於是我只好磨練兩位主持人,當時工作人員也不穩定,比如說執行製作盧燕,就在節目播出前一天跑掉了,主持人陳月卿也不信賴我,很多採訪她都不去,我自己倒是哪裡危險就往哪裡跑,我第一個跑道蘭嶼去採訪,播出以後,反應好得不得了,觀眾甚至寫信來鼓勵支持,那時候吳寶華正好在陽明山受訓。

印象深刻的單元[]

  • 第一個是苗栗三義遠航空難,那一天我們比三台的採訪組都早到,而且比別人都晚走,三台記者像是傅達仁他們全都走了,已經晚上七點點多,天都黑了,攝影記者問我為甚麼還不走,我說:我們還不走,我們要等到十點多,再回到現場,我要在現場做一個STANDING,表示我們做新聞節目跟別人不同,結果當天晚上我真的在十點多回到失事現場,當時現場已經有很多家屬在燒冥紙,氣氛十分哀戚,我就在現場訪問這些受難者家屬,結果從訪問中發現了兩段很感人的故事,節目播出以後很轟動,從此陳月卿才開始服氣我這個製作人。
  • 緊接著是台南的九五大水災,房子淹掉,我連夜趕下去,到了淹水的現場,當時陳月卿穿著T桖,我要她涉水過去,就在水裡面做STAND-ING ,後來眭澔平在南投水災那一次,在水裡做出STANDING就是學我們的,我覺得這個才是做電視。

有挑戰性的單元[]

當時民風還很保守,很多事情是不能碰的,但是我就是專門碰這種高難度的題材,我能夠放出去再收回來:舉個例子,那時台北火車站有黑道【秘雕】在那裏佔據地盤,勒贖計程車,而且還跟刑警打架,所以那時誰敢去碰【秘雕】? 偏偏我就敢,我直接在當地訪問他,所以新聞雜誌就是要做一班新聞看不到的東西,這個才精彩!

有影響力的單元[]

  • 當時吳神父的腳底按摩是相當轟動的一個報導。我記得是在那一年的元旦假期,我帶執行製作陳月卿、攝影師郭慶榮,和助理張逸群四個人擠火車到台東,採訪回來製作成四集,播出來以後就轟動得不得了,連華視出版社都因此發了一大筆財。

有人發明一種墊子腳底按摩器,拿來給我看,我覺得有用,我說願意幫他介紹,我們拍了一天外景,拍完以後,他放了一張十萬塊的支票在我的袋子裡,第二天我就告訴他,你侮辱我的人格,我十萬塊退還給你,這個節目不播了。

  • 林雲大師,當時台大考古學者尹建中 等人推薦他,說他有多靈、雜誌才介紹他,結果播出來以後一大堆人找他算命。


離開節目[]

民國75年立委選舉,關中當台北市主委,也就是國民黨7UP那一年,我們做了一個選舉的單元,當時執行製作鄧蔚偉有一些反對色彩,他去採訪張旭成對這一次的選舉觀察,張旭成全都講好的。

新聞事件[]

民國84年的3月4日,中國時報影視版頭條新聞有一則是「近百顆安眠藥配酒入肚,文從道自殺獲救」。

以一個有家室60歲的老人而言,算是奇事一樁,熟識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有一個致命傷就是賭債,從螢幕打下的江山卻在牌桌上消蝕殆盡。

注釋[]

註解

  1. 劉英欽 著,《臺灣電視風雲錄》,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4月出版,ISBN 957-16-0550-6,第215至216頁。
  2. 劉英欽 著,《臺灣電視風雲錄》,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4月出版,ISBN 957-16-0550-6,第218至219頁。
  3. 劉英欽 著,《臺灣電視風雲錄》,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4月出版,ISBN 957-16-0550-6,第219頁。
  4. 56年金鐘獎得獎名單【播音獎/ 編導獎】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