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百科全書
Advertisement

年份:1993年 作者:宇業熒

ISBN 957-13-0870-6

發行:時報文化出版

簡介:

     作者是一位資深的影劇記者,本書紀錄了金馬獎第1至29屆的影帝影后名單,也詳盡的介紹歷屆得獎者的星路歷程,讓人看見每位得獎者背後的努力終究會成功;其中也包含了第27屆影后林青霞的介紹,還有多張由林青霞提供的照片,是一本資料豐富令人感動的好書.

影帝艾迪以《邊緣人》得獎後,就自此銷聲匿跡,成了電影圈的「邊緣人」;梁家輝在潦倒困苦一段時日後,才在銀幕上大放光芒;影后樂蒂在花樣年華卻步上阮玲玉、林黛的後塵,香消玉殞於安眠藥;「魔鬼的身材,天使的臉孔」的楊惠珊,埋首於琉璃工藝,離電影越來越遠了;恬妞和萬梓良這對銀幕上的影帝、后,攜手相持共創前程;但成龍和林鳳嬌這對,影后洗盡鉛華,隱身幕後,不得正名……,在你為銀幕上周潤發的「小馬哥」演技喝采,為張曼玉的巨星風采神魂顛倒之際,從事影劇新聞工作達三十年的資深記者宇業熒,為你揭開這四十五位影帝、后在台下的人生大戲。


為了瞭解凌波1950年由廈門到香港的可能性而參閱『金島血魂』,為了釐清崔福生逃離北平的背景而看『傅作義生平』

唐菁多年不與記者打交道而破例接受訪問,書名取30年紀錄的只有1962~1992 第一屆到第29屆共45位影帝、影后,不是學術著作

亞洲影后甄真、白光、何莉莉、胡金銓導演


金馬獎影帝

第1、9屆影帝 王引

第2屆影帝 唐菁

第3、8屆影帝 葛香亭

第4屆影帝 趙雷

第5、10屆影帝 歐威

第6屆影帝 崔福生

第7、11屆影帝 楊群

第12、14屆影帝 秦祥林

第13屆影帝 常楓

第15屆影帝 秦漢

第16屆影帝 柯俊雄

第17屆影帝 王冠雄

第18屆影帝 譚詠麟

第19屆影帝 艾迪

第20屆影帝 孫越

第21屆影帝 李修賢

第22、24屆影帝 周潤發

第23屆影帝 狄龍

第25屆影帝 萬梓良

第26屆影帝 陳松勇

第27屆影帝 梁家輝

第28屆影帝 郎雄

第29屆影帝 成龍


金馬獎影后


第1屆影后 尤敏

第2屆影后 樂蒂

第3、7屆影后 李麗華

第4、8屆影后 歸亞蕾

第5屆影后 江青

第6屆影后 凌波

第9、12屆影后 盧燕

第10屆影后 翁倩玉

第11屆影后 上官靈鳳

第13、17屆影后 徐楓

第14屆影后 陳秋霞

第15屆影后 恬妞

第16屆影后 林鳳嬌

第18、23屆影后 張艾嘉

第19屆影后 汪萍

第20屆影后 陸小芬

第21、22屆影后 楊惠珊

第24屆影后 梅豔芳

第25屆影后 鄭裕玲

第26、28屆影后 張曼玉

第27屆影后 林青霞

第29屈影后 陳令智


金馬獎簡史: 1949年大陸變色,電影工作者和覆巢燕子般紛紛翻飛一陣之後留下來了,另一些人渡海到台灣或香港,其中以到香港者較多。

當年來台的電影人苦苦掙扎的時候,香港方面由於早已經有了基礎

乃居於領先地位創造了新局面,永華公司堪稱香港國語片的先驅,接著有長城電影

永華堅持拒絕與左派合作,卻因嚴重財務困難而逐漸沒落

長城分成了左右兩派,張善琨被迫離開而另起爐灶,長城就宣告全面左轉,從此之後,香港電影日漸旗幟鮮明地有了左右兩派的對抗

右派於是成為台灣致力爭取並予以扶持的對象。

1952年的10月份,香港的電椅人第一次組團來到台灣,當年來台灣是為了慶祝雙十國慶

由當年非常資深的老牌演員們,其中最知名的是王元龍,團隊成員包含張善琨、童月娟夫妻

還有當年紅片香港的明星周曼華、畢寶瓊,以及台灣人所熟知的包青天蔣光超、洪波、李允中與嚴夣、吳文超、陳煥文

胡晉康、馮明遠、嚴清華、嚴幼祥、吳國璋 等等

54年5月19日,更大的一支港九自由影人團體,再度來到台灣,參加了第二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

在這之後,每年的10月31日必組成團體來台灣為總統祝壽,在蔣中正逝世前未曾中斷過,期間來來去去的

有的甚至組隊來台灣拍戲,有的甚至是定居來台灣或遷台成立電影公司

趕上台灣本地要求挽救電影的聲浪高漲,1952年9月2日內政部的電影檢查處先有所謂的『電影輔導會議』成立,

首開電影官員、學者官家、從業人員空言救亡電影危機之先河

往後的四十年當中,類似的清談、宏論,從體制內各電影團體的會議,或是圓山會議、電影大會,以及1992年的電影會議一再舉行,都各有其傳統

電影輔導會議之空談誤人,到1955年終於惹惱監察院的柏台大人而提出糾正,責之『坐而言不如起而行』,56年進行改制

電影檢查處脫離內政部改屬行政院新聞局,輔導委員會則歸教育部。

在同一年的11月,由香港自由影人回國拍片,重稅的困難獲得解決,行政院正式行文規定

海外電影人回國拍片享有軟片進口免除關稅等項優待。

這就是所謂的押稅

即是拍片的拍攝影片之器材、底片 於輸入時預繳一定的關稅,影片拍完之後退運出口時退稅。

因而使台灣出現不少香港電影公司的外景隊,其中有一些是台灣人自組的製片機構,但是卻號稱香港電影公司台灣外景隊而享有免稅待遇。

1956年台灣電影最為重要的一年,除了原本上述的『改制』之外,器材免稅等大事之外,

在香港電影人的刺激之下,公營的中製、台製,還有農教、台影 合併成中影公司 ,當時的製片內容有所改進

又出現一些民營的電影公司與香港公司的外景隊。

值得一提的是,何基明導演的『薛平貴與王寶釧』及邵羅輝導演的『雨夜花』首開其端

開展了台語片一片繁榮的局面,台語片一直風光到59年,才因為八七水災的打擊而走下坡

到了1962年電視興起而沒落,有人將台灣的國語、台語片強行二分

其實在台語片的興盛期,其幕前的演員多數為台籍,但是幕後的工作者包括導演等卻大多是大陸來台的影人。

其實國、台語片的器材、廠棚交流,不過是同一棵樹所分出來的枝枒而已。

台語片在沒落之後,演員也多數轉到國與片而參加演出。

1957年正當台語片興盛之時,台北『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的前身) 在11月1日舉辦台語片影展,發行人余紀忠親任主任委員

聘請十四位學者專家擔任評審,共有三十一部影片參賽,評審產生的獎項發給金馬獎,另外由讀者票選演員給予銀星獎

Advertisement